2023年,毛壩鎮招商引資工作總體思路,歸納起來就是四句話、十二個字:定方向、搭平臺、建載體、強保障。
定方向,提升“一核”,豐富“三軸”

二是錨定盤廂河流域鄉村旅遊示範帶、洙溪河流域茶文旅融合區、任河新聯段特色產業帶,不貪大求洋,不朝秦暮楚,緊盯“小而精、小而特、小而優”不斷豐富業態,以特色引投資、聚項目,讓三個軸帶錯位發展不斷走向深入。
搭平臺,用好“一館”,用活“一會”
2022年10月,任河片區域性鄉賢館在毛壩落成,爲散落在全國各地的外出創業者們搭建了一個交流溝通的信息中心,一個寄託鄉愁的精神家園、一個方便實用的聚會場所。下一步,我們會以鄉賢館爲陣地,定期召開鄉賢懇談會、招商推介會來匯賢聚力,通過鄉賢間的深入交流,帶動區域間的更大範圍合作,推動資源共享、人才共享、信息共享、機遇共享。

毛壩鎮鄉賢文化促進會已經成立3年,在鄉賢會的組織帶動下,全鎮廣大鄉賢在推動經濟社會全面發展中做出了突出貢獻,新的一年,我們將對鄉賢會會員進行更新和充實,在鄉賢集羣的天津、成都、上海舉辦招商推介會或在外成功人士座談會,充分利用鄉賢資源,講好毛壩故事,宣傳毛壩前景,既引導他們返鄉創業,又動員他們穿針引線、牽線搭橋,讓更多客商參與家鄉發展。
建載體,做實“一園”,做大“一山”
這裏所說的“一園”就是我們謀劃的紫陽縣任河歸雁產業園,以盤廂河入口爲起點,往裏縱深五公里,可用地500餘畝,產業集羣化承載力較強,目前已落地鑫山現代農業的花椒加工廠、華會實業公司的艾草加工、玉成中藥材加工、速達物流園、萬園豐現代農業和盤廂水寨六個項目,我們將在現有基礎上,繼續招引更多返鄉創業爲主的項目,在此形成一個綠色循環產業小集羣。

“一山”是指原毛壩國營茶廠爲中心的關坪山田園綜合體,這是2019年落地的一個招商項目,該項目區規劃了茶旅融合、森林康養、山地運動3個大類共計64個子項,項目佔地10310畝,總投資超過5億元,已完成道路基礎配套。項目一期以復興貢茶爲主題,目前初步形成“山上拓園,山下建廠,山外展銷”架構;二期森林康養項目正在全面籌建中。


當前及今後一個時期,我們將主要通過西安OG平台集團公司,運用西安市安康商會、西安市紫陽商會等關係網,圍繞4+3產業鏈,開展以商招商和產業鏈招商,着重把握省內周邊市縣和省外萬源達州兩個市場,繼續緊盯本地返鄉創業者和外地意向客商兩個羣體,引入更多投資主體,採用多種合作形式,計劃再用三到五年時間,將規劃的項目分板塊、分類別逐步變成現實。
強保障,優化環境,力求“多贏”
鎮域雖小,也是一個生態系統。好的營商環境,就像陽光雨露,能滋養各種項目生成、長大。迪鑫毛絨玩具和華會實業艾草加工,一個是產業項目,一個是就業項目,都是2018年落地毛壩,至今已五年。迪鑫現在已經輻射本縣麻柳、瓦廟、高灘、洄水,以及漢濱五里鎮、鎮巴巴山鎮,穩定就業超過600人;華會公司現在爲全國2000多家足浴店、200多家養生館供應艾草產品,安康城區旗艦店即將開業,並培育起了自己的專業電商團隊。

新的一年,我們一是堅持主要領導親力親爲,安商留商。黨政一把手做招商引資的組織者、領導者、推動者,帶頭招商,主動對接,認準的大項目、好項目,親自組織、親自調度,持續緊盯洽談、簽約、落地、建設、投產每一個環節。二是堅持協調聯動,聚合要素。不斷加強與縣市職能部門上下聯動、與縣內兄弟鎮及兩個園區平臺左右聯動、與各類商協會等非政府組織內外聯動,圍繞羣衆增收、企業獲利、地方發展,集合資源、各盡其力、各得其所。

來源:在3月6日紫陽縣2023年產業鏈暨招商引資大會上的發言